- Published on
「地球 OL 漫游指北」Vol.001 抑郁症杂谈
- Authors
- Name
- Roitium
CAUTION
博主并非抑郁症患者,也非医学相关专业从业人员或医学生,单纯因为兴趣了解抑郁症。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临床治疗意见或选药意见,如果觉得自己心理精神方面出现问题,请务必去正规三甲医院就诊
关于这个栏目
好吧,又新开了个栏目叫「地球 OL 漫游指北」,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泛科普栏目,但这个科普对象不是读者,而是我自己。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了解背后的运作原理,但是往往这些东西的学科跨度极大,网上的资料又比较散乱,所以我只能尽我所能保证其专业性,但我仍不推荐将这个栏目的内容作为正经科普来看(哈哈,我又给自己加戏了,实际上根本没人看🤣),可能会出现很多离谱的专业性错误。所以,这仅仅是给我自己的泛科普文章,满足下好奇心就够了~
正文
什么是抑郁
在 DSM 5 中,抑郁症的全称是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(重性抑郁障碍),位于 Depressive Disorder 大类中。
通常情况下,两周以上每天都存在以下这些症状的患者属于抑郁症(更详细的评价标准移步 dsm 5,网上搜一搜,很多的),如果两周内存在这些症状的仅能被称为 “抑郁心境”。
临床表现(仅指典型抑郁症状)
- 长期处于极度忧郁状态
- 性欲下降甚至消失
- 动力缺失,之前很喜欢的东西现在不喜欢了,不想动,完成任务时启动困难
- 注意力缺失、无法专注、记忆力差、对时间不敏感等类似于 ADHD 的症状
- 反复幻想死亡的场景,有自杀的冲动
- 不爱说话,在公共场合说话困难
- 身体部分位置疼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等
- 失眠或嗜睡
抑郁症成因(待补充)
(这部分内容要补充的还有很多,很多有意思的成因都没讲到,比如 HPA 轴过分活跃、生物钟紊乱、青春期后抑郁概率增加、遗传因素等,有空了再补充吧!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找找 dsm 5 或者直接在维基百科上搜都行)
关于抑郁的成因说法很多,就讲讲现在最流行的单胺假说。在单胺假说中,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降低都会导致抑郁:
- 5 - 羟色胺(又称血清素)
- 多巴胺
- 去甲肾上腺素
这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偏低分别有以下不同的表现
(内容来自:)
5 - 羟色胺
5 - 羟色胺浓度低的显著特征就是反复陷入负面回忆、情绪敏感、焦虑。这种情况也被称为焦虑型抑郁
多巴胺
多巴胺浓度低会导致兴趣减弱,之前拥有的兴趣爱好现在却没有动力做了,天天躺在床上不想动,明明脑内疯狂想要起床,但是身子却动不了。 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:你是不是很长时间都没洗澡了?明明知道自己要洗澡,但就是无法做到(这个真的很典型) 这种就是阻滞型抑郁症
去甲肾上腺素
去甲肾上腺素偏低的直接结果体现在思维和运动上:思维迟缓、注意力无法集中、协调性变差、经常感到疲惫等
治疗抑郁的药物类型
抑制再摄取类药物
药理
这些药物的药理大部分都相同,不过,再说之前,请先允许我讲讲什么是再摄取: 大致来说,就是神经递质在被前神经元突触释放到突触间隙后,与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,产生动作电位。在这之后,一部分的神经递质会被酶代谢掉,而另一部分会通过再再摄取蛋白重新回到前神经元中储存在囊泡中,等待下一次释放。
* 原谅我的迫真 p 图技术 Orz
理解了这个过程,再理解药理就很轻松了: 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抑制对应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机制,来增大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。
药物类型
这类药物有很多,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的抗抑郁药:
三环类(TCAs)和四环类(TeCAs)
这是最早被研发出的用于抗抑郁的药物,但现在已逐渐被 SSNIs 替代。 这类药毒副作用较大,od 的后果会比其他类型的药更加严重。换句话说,吞药自杀更容易寄。
选择性 5 -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s)
现在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,对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很好 这类药物估计大家都听过:氟西汀、舍曲林等等 这类药物会导致性功能障碍,翻阅大量推油的帖子后,发现通常的表现是性欲下降、异常勃起、很难甚至无法达到高潮。在 pubmed 上找到篇,讲得就是 SSRI 药物对性功能影响,有意思。
5 -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s)
这是一种双通道抑制剂(看名字也知道),这类药物与 TCA 类药物作用类似,都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的疼痛。但这种药比 TCA 类副作用更小,更安全,被广泛使用。
单氧化酶抑制剂(MAOIs)
这个比较特殊,单独拿出来说。单氧化酶作用是代谢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,通过抑制单氧化酶活性,可以使更多的神经递质停留在突触间隙中,增加神经递质浓度。 MAOIs 通常不会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,只有在其他药都无效时才会尝试使用这个。
为何近几年抑郁症发病率在青少年中逐渐升高?
(下面,我要开始感性用事了,不想看的请划走🤓)
先问是不是,再问有没有
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指出,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 24.6%,同时,这几年来国内各大主流媒体报刊都在呼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,几乎已经落实 —— 青少年们,心理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了。
But why?
长期在逼乎等各大平台冲浪的我见过各种各样有关抑郁症的自述、求助等,本来觉得阈值已经够高了,结果有时候还是被他们的经历气到...
我在逼乎上看到过个回答,女儿抑郁症,他的家人觉得负担不起,也怕影响大儿子,便把女儿扔给了大姨,彻底断绝关系... 我:?????
然而事实就是这样,我低估了这个社会的参差,我国的很多家庭依旧存在着压抑的 “等级制度”,而孩子,自然就是最底层,一边担负着大人的种种期望,一边作为整个社会压力排泄的最低端,承受着许多根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。在这样的家庭里,甚至不需要打骂孩子,单是压抑的氛围,就足以让人喘不过气(记得在 b 站看到个视频,应该是弟弟拿手机拍的,画面里的哥哥应该是在高三,整个视频就是拍了拍家里的环境,一句话也没说,但却让我感受到深深的窒息... 我描述不出来那个画面,原谅我)
不过想想,某省每年都要靠少年 jump 才能换来假期(这是在搞什么神秘的祭祀仪式吗?),就足以证明这不单单是家庭的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。在极端的压力下,大家都魔怔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部分人不肯接受这些压力,转而变成了压力的释放者。而另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,独自承受着这些压力,他们觉得自己就是罪有应得,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自己,是自己一步步把自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,是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了麻烦,在高度的自责中,也就成了抑郁症。
但这部分人的命运就本该如此吗?或者说,难道这种性格就决定他们只能成为被淘汰者了吗?(我认为我用被淘汰没毛病,对于重度抑郁的学生而言,一两年的休学,就足以毁了他的学业以及后半生)
我不理解。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到这里差不多就该结束了,下面再写这些话也没意义。哦对,推荐可以去了解下 “存在主义”,前一段因为玩青空的卡缪,顺带着看了看存在主义,感觉哲学这东西挺神奇的~
(唉,本来前面写理论知识边搜边写挺开心的,结果写到这部分瞬间开心不起来了... 现实总是那么沉重。如果让各位的心情变差了,对不起,我的问题,下次我尽量只写客观内容)
一点题外话
以下内容与正文完全无关,可以选择不看
CAUTION
以下内容仅为我个人想法,可能很偏激、主观,甚至可能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,如果是这样,请狠狠骂我
感觉国内普通医院的心理科都挺扯的。比如诊断抑郁症,极少部分医院可能做几张量表 + 医生询问 + 经验判断就能确诊,大部分医院可能会加上心脑电图,甚至是近红外、神经递质水平测试,但这些测试还是为辅,依旧以医生判断为主。(我并不是否认医生的经验,诚然,部分经验丰富的医生完全能一眼辨别抑郁症是不是装的)但我依然害怕,在利益面前,一些医生被蒙蔽了双眼,如果完全不存在这种利益交易那就太好了,但就怕万一...
而对于像 adhd 这类长期病来说,有些逆天医院甚至压根不询问家属患者的成长史,直接做张量表如果有问题就开药,真的离谱。
但是,如果你觉得自己心理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,请务必就医,不要因为病耻感而拖延,不管身边人、网络上的人怎么说,这就只是单纯的病而已,坦然面对,该吃药吃药,我不想看见任何一个可爱的人因为病耻感而不肯吃药,最终走投无路自杀,答应我,好嘛?😉